11 月 3 日,2020 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举行。东南大学作为第一完成单位的项目《中国城镇建筑遗产多尺度保护理论、关键技术及应用》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这是我国建筑学领域的第一项国家科技成果一等奖。该项目就全球共同面临的城镇建筑遗产的多尺度连续、本体复杂广泛和环境多样的特性,如何进行整体和科学保护这一重大挑战和技术难题提出了中国答案。
△ 王建国院士团队
关注城市的内在机理,多把 " 尺子 " 丈量建筑遗产
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东南大学建筑学院王建国院士牵头的《中国城镇建筑遗产多尺度保护理论、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致力于解决当前全球城镇建筑遗产保护领域面临的关键科学问题。项目由王建国院士和崔愷院士领衔,首次揭示了城镇建筑遗产多尺度保护的内在机理,建立基于城市 - 街区 - 建筑遗产多尺度连续性的城镇建筑遗产保护理论和技术体系,突破了城镇建筑遗产 " 多尺度 " 保护的关键技术瓶颈,创建了新旧共生的历史城市与本土建筑设计方法。
王建国解释," 多尺度 " 就是要把城镇、街区、建筑单体看成一个有机整体,在保护方式上则可区别对待。" 比如,全国历史城市中有大量街区和普通民居老房子,还有很多居民在那里生活,在对其进行保护的时候,单单保护物质空间和建筑形态是不够的,还要保护那个地区的迭代发展的社会生活环境和场所文化价值。"
值得一提的是,项目很好地解决了城镇建筑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发展之间的关系,实现了历史环境下本土建筑设计的文化传承和当代创新。
王建国以南京为例,他表示首先要保护的是 " 钟山龙蟠、石城虎踞 " 的城市山水格局和都城空间结构。南京不管怎么变,城市的格局不能变。古城格局和秦淮河的关系不能变,历史街区的风貌要保持相对完整性和渐进优化的特征。" 比如,夫子庙、门东、门西保持明清以来直至五六十年代的建筑风格,但是不能让一个城市里到处都是明清时期的风貌,近现代南京城市发展中一些代表性的商业建筑、文化建筑、工业建筑、公共住宅也需要纳入保护和适应性再利用的对象。"
据介绍,该项目相关成果在 31 个省级行政单位的工程实践中得到应用,涉及到 300 余项城镇建筑遗产,支撑了 2 项世界文化遗产的成功申报,并应用于北京、广州、南京、杭州等 16 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43 个世界文化遗产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8 个历史街区以及 11 个遗址保护建筑项目。
自主可控!高压智能功率驱动芯片确保系统安全可靠
此外,东南大学牵头的另一项目《高压智能功率驱动芯片设计及制备的关键技术与应用》荣获技术发明奖二等奖,该项目成果实现了我国高压智能功率驱动芯片从依赖进口到自主可控并服务全球的重要转变。据悉,该项目由东南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孙伟锋牵头。
功率芯片是功率电子系统的 " 核芯 ",广泛应用于智能制造、新能源交通、电力装备、智能家居等领域,是国家新基建部署和实施的底层保障与基础支撑。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该项目能在纳秒级高压电冲击等异常工作条件下,主动进行智能检测,并发动不同保护指令,对高压功率驱动芯片及应用系统实施智能保护,确保芯片及系统的安全可靠。
目前,研制的芯片已应用于 " 世界首条 350 公里时速智能高铁——京张高铁 " 空调系统,支持了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高铁发展。芯片还广泛应用于新一代智能电表,在工业智能电表领域市场占有率超过 70%,打破了欧美公司在这一领域的垄断,为我国智能电网系统的战略安全提供了重要保障。芯片的失效率低于十万分之一,在智能生活家电领域累计销售超 16 亿颗,市场占有率全国第一。
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本次东南大学共有 6 个项目获奖。除上述 2 个奖项外,东南大学参与的项目《面向多义性对象的新型机器学习理论与方法》(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耿新等参与)获得自然科学二等奖,《预应力结构服役效能提升关键技术与应用》(土木工程学院周臻等参与)获得技术发明二等奖,《青藏高海拔多年冻土高速公路建养关键技术及工程应用》(交通学院王声乐等参与)《高性能隔震建筑系列关键技术与工程应用》(土木工程学院郭彤等参与)获得科技进步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