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

用玻璃拉出超细纱,这家公司解决了一项技术难题

   2023-06-02 长江日报 143 0
核心提示:黄石宏和电子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研发出的玻璃纤维超细纱单丝直径仅4微米,是头发丝直径的二十分之一。这项技术的突破成功打破了美国、日本等国家的技术壁垒和产品垄断,填补了国内印刷电路板关键原材料的空白,极大加

黄石宏和电子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研发出的玻璃纤维超细纱单丝直径仅4微米,是头发丝直径的二十分之一。这项技术的突破成功打破了美国、日本等国家的技术壁垒和产品垄断,填补了国内印刷电路板关键原材料的空白,极大加快了高端电子级玻璃纤维布从完全依赖进口到实现国产替代的进程。

被“卡脖子”的关键原材料

这样一卷超细纱,单丝直径只有4—5微米,长度达168公里,相当于武汉到黄石一个来回的距离。记者高喜明 摄

随着电子产品轻薄化,电路板也变得越来越小。拆开手机、平板等电子产品,几乎已经看不到电路板的电路了。电路不是没了,而是电路板变成多层电路板后,电路放到夹层中间了。“就像建房子一样,小高层变成了高楼大厦。”黄石宏和电子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黄石宏和”)副理廖于文比喻道,虽然电路板的层数变多了,但其体积变化不大,一块电路板单层也就100多微米厚,比头发丝粗不了多少。

电路板层与层之间需要绝缘,这就需要用到电子级玻璃纤维布(以下简称电子布)。除了绝缘,电子布还需要具有耐高温、不易变形等特点。

1—2毫米厚的多层电路板,最薄需要用10微米厚的电子布,而要生产这个标准的电子布需要有超细纱。超细纱是印刷电路板的关键原材料,此前这项技术一直被封锁,只有美国和日本的公司能生产。

黄石宏和的母公司是位于上海的宏和电子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该公司是主要从事中高端电子布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购买超细纱只能选择进口,宏和电子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面临着原材料“卡脖子”问题。

成功打破技术壁垒

李金龙带领团队研发出超细纱。记者高喜明 摄

李金龙在上海东华大学读研究生时,就开始研究玻璃纤维。2017年,宏和电子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上海成立了实验工厂用于开发超细纱,李金龙是该研发团队的负责人之一。团队针对漏板设计、工艺路径设计、工艺参数测试、浸润剂配方等方面遇到的瓶颈问题,通过大量的实验解决了漏板温度的均匀性,终于在2020年实现技术突破,使生产出来的超细纱单丝直径均匀性好,提升了产品品质。

“我们在攻克应用于高频印刷电路板的特种玻璃纤维时,曾经有几个月时间,实验机台无法拉出超细纱,断丝率特别高。”李金龙介绍,他们通过反复对现有的漏板技术进行创新,终于提升了新漏板的作业能力。同时,优化玻璃配方,提升了拉丝作业的效果。

2018年8月13日,黄石宏和在黄石经济技术开发区成立。2020年9月19日,一期项目纱厂投产。今年1月,二期项目布厂投产。

5月30日,长江日报记者到黄石宏和采访时,纱厂车间内,百余台机器高速运转,一根根单丝直径为4—5微米的玻璃纤维丝经过加捻成为一卷卷超细纱。随后,这些超细纱被送到布厂,加工成印刷电路板生产的上游必需品电子布。

“单丝直径只有4微米,以此‘织’出的电子布厚度最薄为9微米。用这样的布做成衣服,那就是真正的‘皇帝的新装’,完全是透明的。”廖于文打趣道。

5月30日是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因成功打破高端玻璃纤维纱的国际垄断,李金龙被评为首届“黄石最美科技工作者”。

芯片封装、5G通讯及基站、数据中心服务器、新能源汽车等行业对特种玻璃纤维材料的需求越来越大,超细玻璃纤维纱、特种玻璃纤维原料问题的解决,降低了国内对原材料的进口依赖和采购风险,极大加快了高端电子布实现国产替代的进程。

作为印刷电路板的基础材料,黄石宏和的产品及其下游产品,将越来越多地进入武汉都市圈“光芯屏端网”产业链企业。

(长江日报记者高喜明)

【编辑:张靖】


(责任编辑:小编)
下一篇:

家电清洗,打造舒适家居新体验

上一篇:

中国建材集团李新华来蚌考察调研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1111@qq.com
0相关评论